代縣縣委、縣政府積極推動黨員干部下基層、聽民情,提升服務水平,辦好各項民生實事。
近日,在代縣段家灣村的田間地頭,一堂別開生面的黨課正在進行。村黨支部書記劉桂珍以土地為課堂,以作物為教材,為黨員和群眾帶來一場生動的精神洗禮。這正是代縣將“為群眾辦實事”落在實處的縮影——聚焦群眾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利益問題,用心用情用力,把好事辦實、實事辦好。
優(yōu)化服務 精準發(fā)力
代縣衛(wèi)生健康局積極開展上消化道疾病篩查,做到早發(fā)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此次篩查以年齡在45-74歲的高危人群為重點篩查對象,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宣傳,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對36名居民的篩查,檢出陽性病例1例。
今年3月,代縣醫(yī)療集團得知在集團人民醫(yī)院透析患者有貧血問題、磷指標高導致發(fā)癢的信息后,立即成立專項調查小組,收集臨床數據、核查藥品質量,安排醫(yī)護人員一對一與患者溝通,詳細了解問題產生原因、治療措施。在此基礎上展開論證,更換藥品供應商,責成專家團隊優(yōu)化用藥方案,并搭配其他輔助治療,有效解決患者出現的癥狀,讓患者得到可感可及的溫暖。
在代縣政務大廳,“無差別受理”綜合窗口整齊排列,一場“大綜窗”改革正釋放澎湃動能。通過打破部門壁壘,229項高頻審批服務事項實現“一窗進出”,窗口數量與人員配置同步精簡66%。
截至目前,代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設立的專窗已累計辦結245件套餐服務。曾經需要跑多個部門、提交多套材料的復雜事項,如今在專窗可實現“一表申請、并聯審批”。
守護安全 聞令而動
近日,棗林鎮(zhèn)黨委政府在處理寨溝水庫上游放水事件中,主動擔當作為,妥善解決群眾關切問題,用實際行動詮釋為民辦實事的初心使命。
4月下旬,西馬村村民向棗林鎮(zhèn)黨委政府反映,寨溝水庫上游放水導致其承包地樹木受損,希望得到合理解決。接到訴求后,鎮(zhèn)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理機制,組織召開協(xié)商會議,針對水庫放水問題進行研討。在會議中,工作人員憑借工作經驗和對轄區(qū)情況的了解,敏銳察覺到水庫放水方案存在安全隱患。鎮(zhèn)政府當即指出,水庫下游西馬村村西存在小型堰塞湖,直接放水可能會對周邊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,要求相關單位務必制定詳細且可行的放水方案。
5月初,因放水過程中出現意外狀況,水庫水位迅速升高,水流經泄洪口流向西馬村西溝,造成30余畝耕地不同程度受損。鎮(zhèn)黨委政府工作人員接到消息后,迅速抵達現場開展災情統(tǒng)計工作,同時迅速成立專項工作小組,對現場情況進行全面評估,制定應對措施。
在此次事件中,棗林鎮(zhèn)黨委政府始終堅守安全底線,堅決反對將水庫水排至下游西馬村西溝。一方面向相關單位嚴肅指出問題的嚴重性,要求立即停止違規(guī)放水行為;另一方面積極與村民溝通,承諾會妥善處理后續(xù)問題,消除群眾恐慌情緒。
扮靚家園 荒山蝶變
在五臺山北麓,代縣峨口鎮(zhèn)峨西村的村民們如今多了個習慣——茶余飯后,總要往村南的峨峰山走上一遭。
峨西村村“兩委”懷揣著為群眾打造休閑健身、登高望遠的森林公園的愿景,在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同時,解決群眾無休閑娛樂之地的困擾,累計投資1000余萬元,把人跡罕至的荒嶺禿峰建成村民引以為傲的“天然氧吧”。
目前,園內栽植各種風景樹10萬余株,使3000余畝的荒山披上綠裝。漫步在峨峰公園,10多處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間,為游客提供休憩、賞景的好去處。新修登山步道300多米,人們可以沿著步道輕松登頂,俯瞰周邊美景;修筑防火隔離墻150米、花池垛壩200余米,建成兩層瞭望亭1座、乘涼亭2座,進一步提升公園的安全性和觀賞性。
新一任峨西村村“兩委”上任后,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,對公園建設進行全方位完善與升級。從景觀布局的優(yōu)化,到設施設備的更新;從文化氛圍的營造,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維護,讓峨峰公園以更美的姿態(tài),成為代縣一張亮麗的地方名片。(董慧欣)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