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定襄人民革命斗爭史冊上,記載著老民兵英雄邊海祿從一個放羊漢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、民兵英雄的革命事跡。每當老民兵們談起他來,都能講出一段動人的英雄故事,而且都親切地稱他“老海”?!皠e看咱老海是個放羊漢出身,當年打鬼子可真夠英雄?!薄袄虾T鱿^‘晉察冀邊區(qū)英模大會’,全國解放后,被選為山西省、華北地區(qū)‘民兵英雄’,出席過‘全國戰(zhàn)斗英雄大會’,還幸福地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?!?/strong>
一
邊海祿,1894年出生于定襄縣抗日模范村南澗村(今繼成村)。他從小就是個苦孩子,6歲死了父母,寄住在五臺縣東山村舅父家。為了活命,當上了放羊漢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,南澗村這一帶山溝里經常有狼出沒,并且非常猖狂,整天在山坡溝里放羊的邊海祿經常和狼進行殊死搏斗,在他的身上有好幾處被狼咬的傷疤,有一回差點被一只灰狼吞進了肚里。他汲取教訓,決心買一支火槍,因為有了火槍,他就可以安全放心地放羊了。于是,他一心一意放好羊,整整放了30年。
1937年秋上,晉東北五臺、定襄一帶來了共產黨、八路軍,動員人民群眾打日本鬼子,宣傳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。這時南澗村成立了黨組織和“農救會”“工救會”,邊海祿積極投身抗日斗爭行列,擔任了“工救會”主任,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1938年秋天,日軍占領了忻縣(今忻府區(qū)),向定襄和五臺一帶進犯。這時定襄縣抗日民主政府正駐在南澗村,領導全縣人民開展對敵斗爭。一天早上,村里人正吃早飯,東山梁上突然響起了報警的鐘聲。村里人迅速轉移,剛上了南梁,日軍就闖進了村里。頓時雞飛狗叫,滿村狼藉,可是他們就是找不見一個老百姓。這些強盜大概是折騰得有些餓了,有六七個人爬到東梁上,把槍交叉著架起,圍在一起吃東西。躲在南梁上的邊海祿看著這一幕眼都急紅了,回頭對旁邊兩個民兵說:“走,咱們把鬼子干掉!”
“咱們拿什么去打呀?”
“拿什么?”邊海祿提起火槍,“你當這玩藝兒只能打狼和兔子!有膽就跟我走!”
兩個民兵站起來還是有些顧慮。他們知道,邊海祿是方圓幾十里的打獵好手,可是今天鬼子比狼還兇惡,又有快槍,萬一打不著,那可就不僅僅是受一點傷啦。但見邊海祿已經裝好了火藥,怒氣沖沖,他們倆攔也攔不住,正在著急,忽然身后有人低聲喊道:“老海,你干啥?”他們回頭一看,原來是縣武委會郭金樓。邊海祿指了一下東梁上那幾個敵人說:“打狼去!”郭金樓一邊從溝里往上爬,一邊抹著頭上的汗說:“就憑你這一支火槍?”
“火槍怕啥!”邊海祿邊站起身來,“還能讓鬼子跑了嗎?”
郭金樓急了說:“別忙!”
邊海祿卻頭也沒回,已沖了出去。郭金樓只好也提起槍來帶領兩個民兵緊跟上去。邊海祿放羊出身熟悉地形,山坡陡壁如走平地,他繞到東梁上時,那幾個敵人還蹲著吃呢。邊海祿他們穿過草叢、樹林,距敵人雖然還有幾百步遠,但實際上只隔著一道很近的深溝。邊海祿一爬到梁上就要準備開槍,郭金樓趕忙將他拉住低聲說道:“距離遠,你這火槍不行?!闭f著安排大家做好隱蔽,他把身上的手榴彈給了兩個民兵。這時,一個背著槍走動的鬼子突然扭過身來,郭金樓正要開槍,邊海祿卻一把按住,接過郭金樓的快槍又換了個地方一瞄兩個,只聽“砰”的一槍,那個走動的日軍應聲倒下,后面蹲著的也躺倒了一個。敵人嚇得暈頭轉向,忙去抓槍,邊海祿“砰”“砰”又打了兩槍,又放倒了兩個日軍,等剩下的敵人弄清了打槍的方向,打起機槍,邊海祿他們已經下了東梁,跑到了五臺東山村。
不久,晉察冀二分區(qū)首長來南澗村找到邊海祿,說他打得好,一槍兩個,槍法很準,獎給了他一支六五式步槍。從此,邊海祿當上了南澗村民兵中隊長。
二
為進一步發(fā)揮地雷戰(zhàn)的威力,邊海祿和民兵們苦心鉆研,反復試驗,在一個地雷上安了兩個引爆裝置,而敵人排雷時往往只注意第一個。一次敵人排了雷,將地雷帶回據點放在桌子上,一伙日軍圍過去研究擺弄,一聲巨響,當場炸死7人。
1944年7月,五臺城的日軍瘋狂向南澗村“掃蕩”,妄圖打開晉察冀邊區(qū)的西大門。一天,100多個鬼子,一路直奔南澗村而來。邊海祿和民兵們埋伏在山頭上,一個個屏著氣等待敵人進入伏擊圈。敵人一批批地過去了,大家都急得想要動手,邊海祿卻低聲命令道:“沉住氣,不許亂動!”突然“砰砰砰”,走在前面的鬼子停下來向四面打起了槍。邊海祿身旁的一個民兵立即舉起手榴彈就要往下扔,邊海祿一把按住他。民兵說:“敵人發(fā)現(xiàn)了咱們,再不打就要吃虧?!边吅5摬⒉焕頃f道:“擒賊先擒王!”
原來,鬼子們多次領教過南澗村民兵的厲害,雖然是大白天前來“掃蕩”,也是膽怯心虛,眼看快進村了還不見南澗村民兵的動靜,便采取搜索前進的辦法,同時把隊伍拉得很長,當官的走在中間,讓小兵們前后護衛(wèi)著。
這次,邊海祿偏偏沉得住氣。敵人又打了一陣槍還是不見動靜,以為南澗村民兵已經聞風而去,于是壯著膽子繼續(xù)朝村里走。這時,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鬼子被前后簇擁著大搖大擺地上了對面的土坡,邊海祿這才慢慢舉起了六五式步槍,瞄準了這個騎馬的軍官,“砰”一槍便將其擊斃。日軍一看當官的被打死了,馬上亂了陣,成了一群無頭的蒼蠅。
“打!”邊海祿一聲令下,民兵們一齊向敵人射擊,被打得暈頭轉向的日軍用機槍和大炮朝山上亂打了一陣后,草草收兵逃回了五臺城。
邊海祿這次一槍打死了鬼子的領頭者,五臺、定襄的大批日軍都集中起來,放話要到南澗村。
三
邊海祿接到情報以后,立刻召集“基干民兵”,在縣武委的統(tǒng)一指揮下,配合河南區(qū)隊和區(qū)小隊,先幫助群眾和縣政府機關轉移進山,然后回頭分兵準備,迎擊敵人來犯。
敵人來勢洶洶,可是南、北兩面山梁上埋伏的民兵卻一動不動,從北面來的日軍剛進伏擊圈,“砰”的一聲,邊海祿先撂倒一個,緊接著又一排槍響,4個鬼子跟著也送了命。其余的鬼子慌亂中栽到了溝里,對面敵人的機槍大炮朝北梁邊海祿他們伏擊的地方一直打。其實邊海祿和民兵們早已全部轉移,留下一批地雷在梁上。
傍晚時分,日本鬼子不敢在村里過夜,便拉著搶下的30多頭牲口,順著東溝向東梁上爬去。邊海祿和民兵們早已在這里等著他們,一陣手榴彈打得鬼子們摸不著頭腦,丟下那30多頭牲口又爬上南梁。第二天,鬼子們從四面山頭涌下村來放火、找人,猛不防吃了邊海祿一排冷槍,100多個鬼子突然發(fā)現(xiàn)目標,從兩面包圍邊海碌他們,企圖“一網打盡”。誰知打打停停,停停打打,包圍回去卻是空無一人。倒是東南梁上飛來了一排排槍彈,敵人一亂,踏進了地雷陣。
推磨式的戰(zhàn)斗整整打了6天7夜,敵人仍不甘心收兵。
戰(zhàn)斗越來越激烈了,邊海祿和民兵們已經6天沒有吃到一口飯,只好吃土豆、胡蘿卜來充饑,用玉米秸稈解渴。在這6天7夜中,民兵們連續(xù)作戰(zhàn),有的同志得了夜盲癥,有的拉起了肚子。尤其是地雷也沒有了,子彈也所剩無幾。邊海祿召集大家商量說:“別看我們幾天吃喝不上,鬼子比我們更夠嗆哩!咱們堅持就是勝利!”邊海祿說得一點不錯,鬼子們上山以后,各地民兵都聞聲而趕赴戰(zhàn)場進行支援,幾百鬼子陷在山溝里,早就沒吃的了,村里的糧食在村長的組織下,全部隱藏了起來。鬼子用刺刀逼著村長四處找糧食,村長堅決不讓鬼子找到一顆糧食,最后跳崖犧牲。這個消息讓大家悲痛萬分,一致表示要振奮精神,克服困難,堅決和敵人戰(zhàn)斗到底!
第7天頭上,鬼子已經感到寸步難行,便打算把幾個村子全部燒光,擺脫南澗村這個“災難的處境”。于是五臺、定襄的大批鬼子先撤退,留下河邊村、芳蘭村據點的幾十個鬼子。到后半晌鬼子綁縛了7個群眾,拉著48頭搶來的牲口,準備從村北的坡上往鳳棲巖梁上撤去。
邊海祿早就看透了鬼子的企圖,“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!”他馬上集中全部槍彈,伏上東梁,等鬼子爬上北坡斷壁崖,30多支步槍對準敵人同時猛烈射擊,轉眼工夫,十幾個鬼子栽到崖底。其余的鬼子也顧不得綁縛的7個群眾和搶到的牲口,逃回了據點。
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“南澗村保衛(wèi)戰(zhàn)”。這一仗,300多個日本鬼子整整“掃蕩”折騰了7天7夜,除死傷六七十人外,可謂一無所得。而英雄的南澗村民兵在邊海祿的率領下,通過這次戰(zhàn)斗得到鍛煉,成為保衛(wèi)晉察冀邊區(qū)西部門戶的一支抗敵勁旅。
就在這一年的10月,敵人不甘心失敗,又集結五臺、定襄幾百日軍再次“掃蕩”南澗村。邊海祿帶著民兵首先轉移了村民,冒著嚴寒在村里、村外、路口、河灘布好了地雷陣,敵人未靠近村子就被炸得寸步難行,連個人影也沒見,反而再次死傷幾十人。從那以后,日軍再也不敢侵犯南澗村了。
就在這次打擊日軍“掃蕩”南澗村不久,邊海祿光榮出席了晉察冀邊區(qū)群英大會,榮獲邊區(qū)“民兵英雄”稱號。
在解放戰(zhàn)爭中,邊海祿帶領全村民兵連續(xù)作戰(zhàn)14個月,擊退敵軍200余次圍攻,共斃傷敵300余人。1947年夏,邊海祿擔任定襄五區(qū)區(qū)長。1950年9月他被評為山西省和華北地區(qū)的民兵英雄,出席了全國戰(zhàn)斗英雄代表會議,獲得了全國民兵戰(zhàn)斗英雄稱號。1961年,老英雄邊海祿在定襄病逝,走完了他英勇戰(zhàn)斗、閃耀光輝的一生。
(謝音呼)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